这几天,办公室同事入手了一个新的平板电脑。
与平板电脑一同入手的,还有一个保护套。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什么时候开始,买电脑的同时买一个保护套成了标配。
中国人好像一直有给东西戴套的习惯,小到生活用品,大到电器摆件,给物品戴套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热衷于戴套的上一辈人
说起戴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我们的父辈。
小时候,母亲总是热衷于给一切东西戴套
记得以前家里有个老式的电视机,由于老式电视机个子很大,所以特别容易积灰尘。
妈妈就会买一个套子,搭在电视机上面。
对父母那一辈人来说,给物品戴套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常见。
被子要套上被套,枕头要套上枕套,沙发要盖上沙发垫;
而在保护套的审美上,父母那一辈的审美简直是不要太统一。
似乎所有的妈妈们,内心都住了一个小公举,无论原本多好看,多高级的东西,都会无一例外地被遮住真容,戴上符合妈妈们审美的保护套。
比如:套空调的保护套最好带点白色的纱巾,不管什么保护套,都最好加一点蕾丝边,粉色和白色是高频率颜色,大红色黄色以及紫色等鲜亮的颜色偶尔也能拥有姓名。
黑色以及灰色等不吉利也不鲜亮的颜色,一般是很难踏上保护套界的舞台的。
其实我们也一样
小时候经常吐槽父母们喜欢给一切戴套,并自信地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肯定不会这样。
可是长大后才知道,戴套这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分年龄。
这一届年轻人,同样也擅长戴套。
从给电脑键盘买键盘膜,到给手机贴膜,戴手机壳,当代年轻人,比起上一辈人,丝毫不逊色。
给马桶买了个马桶套,喜欢的家具,每一个角都用软软的海绵包起来,门把手装了个保护用的硅胶套,连开关上都贴了一个萌萌哒的卡通贴纸。
戴套,无非就是想寻求一种安全感
我曾一度很不理解,为什么原本好看的东西,长辈们非得用一个难看的的套子包起来。
等到自己长大后才知道,对于辛苦生活的成年人来说,与美相比,安全感更加重要。
更何况,套子也不一定就不好看。
长大后给手机贴膜,戴手机壳也是如此,在没有贴钢化膜之前,手机不小心掉落的瞬间,我就好像掉了几千多块钱,但是贴了钢化膜之后,那种焦虑感就减弱成了几十块钱,简直不要太安心。
我想,“戴套”的意义就在于此吧,对很多人来说,这不是束缚,而是一种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
朝这个方面想,或许,做一个“活在套子里的人”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