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等不凝性气体进入制冷系统的原因如下:
1.制冷系统在投产期或大修后,未能彻底抽空,使部分空气留在系统内。
2.日常维修时,局部管道、设备未经抽真空,就投入工作。
3.添加制冷剂和冷冻机油时,因操作不规范而带进空气,例如没有排除充氟管内的空气等。
4.低压系统或曲轴箱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空气从阀门、轴封等不严密处渗入系统。
5.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部分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热稳定性差,分解出不凝性气体.
制冷系统中如果存在少量空气,将会积聚在冷凝器和高压储液器内形成不凝性气体,对冷凝器的传热产生热阻,降低传热效率,使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升高,最终导致制冷压缩机制冷量下降和耗电量增加。同时,由于空气进入系统,使系统含水量增加,而腐蚀管道和设备。
在氟利昂制冷系统中进入空气,危害更大,因空气中水蒸气的存在可以导致冰堵,水分还可以和制冷剂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可烧毁全封闭式压缩机。另外,系统如果有空气存在,在排气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遇到油类蒸汽,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不论是哪一种制冷系统,排除系统中的空气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