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两个概念: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
冷凝温度是指,冷凝器内制冷剂蒸汽在一定压力下凝结时的饱和温度,冷凝温度不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传热温差。
冷凝压力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由气体冷凝成液体的压力,由于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内部的压力无法测量,而实际上,制冷剂在排气管及冷凝器内的压力降其实很小,所以不管是在设计还是在调试中,经常把排气压力近似等于冷凝压力。
在制冷装置运行中,冷凝压力对系统性能有很大影响。当冷凝压力(或冷凝温度)偏高,压缩比增大,容积效率减小,制冷量减小,耗功率增大。排气温度升高,冷凝压力越高,其不利影响程度越大。冷凝压力偏高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夏季,这时应尽可能降低冷凝压力,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但是,对于全年运行的制冷装置,比如空调机房、冷冻冷藏(冷库)等设备,在冬季运行时又有可能出现冷凝压力过低的现象。冷凝压力过低时,膨胀阀前后压差太小,膨胀阀容量减小导致供液能力不足,蒸发器缺液,系统制冷量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制冷系统故障产生。因此,必须将冷凝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会使制冷装置频繁的低压报警或吸气压力低报警等故障。
在制冷系统中,如果冷凝器安装在室外,系统的排气压力(冷凝压力)在冬季(或者低温环境下)往往会比较低,这种情况在北方往往更常见,对于空调而言是,对于其他设备(冷库等)而言同样存在该情况;
冷凝压力过低会使得膨胀阀无法在其两端获得足够的压力降,难以向蒸发器提供适当的制冷剂,一方面系统的制冷量达不到要求,而来也会使系统频繁低压报警等故障。
不同的冷凝器,其冷凝压力调节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几种低温下提高冷凝压力的方法:
1、安装排气压力控制器:
可以让冷凝风机间断运行,当压力过低时,关闭风机;当压力过高时,开启风机。且简单好用,而且技术成熟,采用的控制器是压力控制器,这种压力控制器可以控制风机的间歇性启动停止。
一般在小容量的机组上,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风机,其中一个风机为常开的,其余风机为压力控制器控制,通过冷凝压力的高低来控制一台或者多台的风机的启动或者停止。
2、风机转速控制:
风机转速控制的方法也是运行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采用的主要电气部件是变频器(三相)或者调速器(单相)。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排气压力(冷凝温度)的反馈型号(1~5V或者4-20mA信号),输入到变频器(调速器),变频器根据设定输出(0~50Hz)到风机,实现风机的变转速运行。这种也是常见的控制方式,简单好用,但成本相对偏高。
3、风量控制装置:
主要部件是百叶窗式风量控制装置,百叶窗装置既可以设置在进风口,也可以设置在出风口。原理是利用高压制冷剂驱动的活塞式调节风门,这种控制装置可以和风机转速控制器一样获得稳定的排气压力;最主要的是膨胀阀的进口压力不会像风机间歇运行方法那样产生较大的波动。
4、冷凝器溢流装置:
冷凝器溢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过量的制冷剂,使系统的冷凝压力升高。冷凝器溢流装置用于温热或者低温环境下,将大流量制冷剂从储液器送至冷凝器,利用过量的制冷剂,使系统的冷凝压力提高,从而避免低温下冷凝压力过低的故障。
冷凝器溢流装置的优点在于,获取稳定的冷凝压力,波动较小;冷凝器几乎充满液态制冷剂,使膨胀阀的进口温度低于冷凝温度,达到过冷,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量。
5、水流量调节阀:
水流量调节阀有压力控制型和温度控制型两类:
压力控制型水流量调节阀:以冷凝压力为信号,对冷却水的流量进行比例调节,冷凝压力越高,阀开度越大,冷凝压力越低,阀开度越小。当开度减小到阀的开启压力以下时,阀门自动关闭,切断冷却水的供应。此后冷凝压力将会上升。当其上升至高于阀的开启压力时,阀门又自动打开。
温度控制型水流量调节阀:工作原理与压力控制型相同,所不同的是,它以感温包检测冷却水出口的温度变化,将温度信号转变成感温包内的压力信号,调节冷却水的流量。温度控制型水量调节阀不如压力控制型水量调节阀的动作响应快,但工作平稳,传感器安装简单、便捷。
6、冷凝器换热面积调节:
具有多组冷凝器时,可以利用串联在各组冷凝器通道上的电磁阀的开/闭状态,开启或截断冷凝器通路,以改变冷凝器的传热面积,这种方法在多联机中使用较多,以适应压缩机大范围容量调节时,冷凝压力能够稳定在要求范围内。
7、风冷凝器做遮挡保温处理:
有些小型制冷设备冷凝器放置在室外,冬天高压低的情况出现时,也可以对风冷凝器电机断电,同时对翅片进行部分遮挡,或者覆盖一个简易的纸箱,使其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以此来提高冷凝压力。
【免责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